前言:当前,时间银行遍布世界34个国家。现已有300多个时间银行组织。专注于线下活动的时间银行大多以社区志愿活动为核心,呈现不同地区、不同服务点的点状时间银行分布,其缺点是不同服务点的成员间时间交换不方便。此种运营形式的代表有美国的TimeBank组织,个人可以在TimeBank 网站上发起、建立属于某个地域内的时间银行,由TimeBank认证。日本和中国的时间银行也都是依附政府机构点状分布。西方国家,社区服务的活动较多,在亚洲社区服务活动近几年愈加流行,与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共存。日本、中国社会主要利用时间银行进行老年人互帮互助。
自南京市在全国首提为老服务时间银行以来,鼓楼区一直积极响应并参与项目探索。近期,区民政局牵头,召集街道、居家养老服务组织、钟山学院、市志愿服务协会单位及智慧养老平台开发人员,在鼓楼区宝塔桥街道行政服务中心,共同商讨如何推动时间银行项目尽快在鼓楼落地服务,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,实现以各方资源互帮互助的形式养老服务。
与会者各抒己见,反复探讨论证后达成共识:时间银行并不是一个理论概念,也不仅有唯一的存在和运营模式,其构造和落地都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。鼓楼养老资源在全市全省都较为丰富领先,并且密集程度和互补性很强,结合区域资源的实际布局,应由政府部门牵头,致力于打造一个志愿平台,通过科学合理的架构和规则,将服务的冗余资源和志愿者的零碎时间整合起来,在可持续运行模式下,营造和发扬人人为老、志愿奉献的道德风尚。
实际上,鼓楼区已有心贴心和携才两家居家养老组织,试水“时间银行”的服务模式,近两年来,在资金和运营模式上遇到诸多困难,也总结了不少经验,运行模式亟需更新迭代。值得一提的是,宝塔桥街道对此也一直在积极探索,以APP “邻里帮”为载体,全区用户可以自行注册、申请成为志愿者,进行志愿服务就可以获得“工分”,以此来兑换服务时间和奖品,如今已在街道4个社区试运行。
尊老助老无私奉献是传统美德的本质内涵,弘扬道德终究不能止步于简单、物化的较低层次,建设新型道德系统不能依赖于僵化的固有思维,必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和不竭动力。毕竟我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,养老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,着眼持续性发展,搭建资源整合共享的平台,逐渐完善“时间银行”的制度设计,规范志愿者队伍,提供多元化、专业性的志愿服务,让“时间银行”在浩大的养老工程中发光发热。